材料与纺织学院、丝绸学院具有近120年的办学历史,办学特色明显、师资力量雄厚、设施条件优良。1994年12月由我校历史最悠久的丝绸工程系和纺化工程系合并成立纤维工程分院,1999年12月更名为材料与纺织学院,2016年3月挂靠材料与纺织学院成立丝绸学院。
人才培养体系完整。学院下设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材料工程、非织造工程4个系,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和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纺织工程、轻化工程为2个国家特色专业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纺织工程、轻化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三个专业获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专业。学院拥有纺织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以及纺织工程、材料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3个工程领域硕士点。纺织科学与工程为浙江省“十二五”重中之重一级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浙江省“十三五”一流学科(A)。
人才培养硕果累累。现有在读本科生1300余人、硕士研究生580余人、博士研究生60余人、留学生30余人。学院一直以来秉承育人为本的培养理念,着力推进内涵建设,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学院教师获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部级精品课程5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0余项;学生学术和文化氛围浓郁,在全国性各类竞赛中屡获佳绩, 获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国家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省赛二等奖及以上30余项;获AATCC国际学生论文竞赛一等奖、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等多项荣誉,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在96%以上,深受企事业用人单位好评。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职工160余人,其中教授44人,副教授50人,博士生导师19人;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先进纺织加工技术”创新团队,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1人,省特聘教授2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23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何梁何利青年奖”1人,浙江省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优秀教师3人。
平台建设日臻完善。学院建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平台6个,建有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程实验室、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浙江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浙江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省级科研平台6个,以及研究所、研究院及创新中心等平台共11个。与行业内龙头企业和地方科技部门合作共建浙江省创新服务平台(中心)8个。
科学研究成果斐然。学院近五年主持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计划等纵向科技项目和大量企业委托项目共计500余项,研究经费达1.5亿元。迄今为止,共获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8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省部级一等奖10项。
学院多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集体”、浙江省高校“三育人”先进集体、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连续十余年被评为校先进集体。拥有百年积淀的特色学院,面对新的挑战,正满怀信心、开拓创新、齐心合力地向着国内一流的研究教学型学院迈进。
——201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