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杭州亚运会的赛事文化内涵和杭州的城市文化底蕴,探析亚运体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着力点和结合点,引导青年学子理解自身时代使命,争做“抗疫”先锋。发挥专业所长喜迎亚运盛会,丰富学院“三丝网络思政文化工作室”的活动形式,4月19日,纺织(丝绸)学院“青年与亚运”主题思政微课暨“三丝讲坛”课程在17号楼609室正式开讲。院党委副书记方平、副院长苏淼以线上线下双线联动的方式面向学院学生作主题思政微课分享。
微课伊始,方平老师从“亚运是什么”、“青年说融合”、“青年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思政微课的讲述,并向在座学生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新时代内涵意义为何的思考题。他以“通五经贯六艺”中国古代体育文化起源着手,阐述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文化精神。从青年运动员邓亚萍和谷爱凌的拼搏事迹引入,讲述了青年运动员身上不断追求进步,实现自我突破的“创新、创意、创造”的体育文化内涵。最后,他寄语青年学生“责任有所履、专业有所用、视野有所增、文化有所兴”,将个人的奋斗成长融入时代发展的背景中来,做一个值得大写的“亚运青年”。
苏淼老师结合专业课“印花图案设计”的课程设计内容,在线上就学院前期的“亚运风”口罩设计大赛的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她从材料性能合适性、亚运精神融合性、创意思维体现性三个方面肯定了优秀口罩设计作品的思路与创意,鼓励更多学子发挥专业所长,制作出更加优质的作品,以浙理纺织青年良好的精神面貌来迎接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
据悉,学院一直以来非常注重将思政文化育人与时事政治热点相结合。依托学院“红丝享”党建品牌和“三丝网络思政文化工作室”平台,围绕本学期全国两会、亚运会等时事热词,结合纺织学科特点,相继开展了“我和我的家乡共富故事”读书会、“喜迎亚运、齐心抗疫”口罩设计大赛等活动,注重将疫情防控与时事热点中的思政教育文化与青年学生成长有机结合,力争培育一批有科研实力、有人文底蕴、有家国情怀的纺织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