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14日,由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教育厅、共青团浙江省委、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2020年浙江省暑期社会实践风采大赛决赛在浙江工商大学圆满落下帷幕。从7月开始,全省总计565支团队参加比赛。
经过文本初审、线上复赛、秘密答辩、公开答辩等环节,最终,我校申报的6支团队共有2支队伍获得“十佳团队”称号、1支队伍获得“十佳团队提名”称号、另有3支队伍获得“百强团队”称号,十佳及提名奖获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第一位,学校荣获“最佳组织奖”。其中,2支获得“十佳团队”的队伍都来自于纺织学院,他们分别是“我为丝绸代言——青年大学生走进丝博馆实践团”和“织锦扶贫 浙理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

一、“我为丝绸代言”——青年大学生走进丝博馆实践团

核心成员:吴颖颀,田露佳,王振隆,贺勇丽,闫佳敏,黄舒琦,高复苏
指导教师:王惠燕、周皓荻

实践团依托纺织丝绸的专业背景,发起丝绸文明真善美寻访活动,来自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110余名青年发声倡议,争做丝绸文明传播践行者。81位丝绸代言人返乡实践,走访了全国90%以上的专题丝绸博物馆,寻找丝绸古道上的真善美。此外,团队寻访了9位优秀丝绸企业家和从业者、3位新时代丝路文明践行者。历时196天的寻访,团队收获了36个真善美故事。作为新生代纺织人我们在实践中感悟历代纺织人的初心坚守,让真善美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

二、“织锦扶贫 浙理助力”脱贫攻坚实践团

核心成员:尚欣欣,肖遥,高复苏,孙文建,李炟,盘桃源,洪思思,吕芳洁
指导教师:张红霞、王惠燕
实践团发挥专业特长,立足织锦文化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使命相结合,组建11支返家乡实践队,共131名同学分别前往广西、贵州、云南等9个地区进行织锦调研、产品研发、营销推广,团队与少数民族贫困县开展对口帮扶,为织娘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脱贫攻坚小康路。团队跨越14540公里,累计调查收集30余种濒危织锦的技艺和资料;设计研发销售20余种丝绸文创产品,开展4场线上直播销售;与政府及相关企业合作设立4家生产基地,提供当地灵活就业岗位1000余个,帮扶困难户100余户。实践活动得到了包括光明日报、人民网、央视七套、中国教育在线、中国青年报等54次国家级媒体的宣传报道,社会反响强烈,扶贫成效显著。



学院的项目从今年的5月份开始筹备,历时三个月的努力,两支队伍都获得了“十佳团队”称号。这离不开参赛师生的努力,他们都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才取得了如此可喜的成绩。相信在未来,我们学院会再创辉煌,赢得更多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