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有自信 成才有能量 纺织(丝绸)学院举行“五彩蚕丝”课堂之“丝”词大赛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广大同学的文化自信自立,深度融入学校“丝绸文化生态圈”,深化基于丝绸文化的校园文化育人工程,11月27日下午,纺织(丝绸)学院在丝绸博物馆举办“一丝一缕织锦绣,一字一句总关情”诗词大会,引导新工科新生在中华诗词领悟丝绸文化精神,浓郁文化自信释放而成的成才自信氛围。

本次一共有17支队伍参与比赛,设计的题库量高达200多个。前期,经过预算后的抽签分组,复赛名额应运而生。身着丝绸文化服装的选手们华丽登场,也摩拳擦掌、团队协作、互不相让,在经过三轮比拼后六支队伍脱颖而出,进入最终“飞花令”的环节。当主持人给出关键词“丝”“衣”等词时,六支队伍你来我往,“步步紧逼”,经过十几轮的面对面、实打实的“硬仗”,时长2个多小时的角逐,最终有了胜利者,也确定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获奖队伍。

活动筹备负责人袁紫琳老师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丝绸和诗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本次活动是始业教育“五彩蚕丝”的重要构成,旨在通过比、学、赶、悟的方式,领略丝绸文化对中华文明的作用力。对于纺织学子而言,在学好本专业的同时,以积极探索的精神去追寻丝绸文化的魅力,增强丝绸文化的传播,坚持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自觉,为丝绸文化和纺织产业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这也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践要义之一。
比赛结束后,在对同学们的访谈中,同学们表示,经过长达几天的备赛,查阅了很多古诗词,在古诗词中体会到了饲养春蚕的辛苦,欣赏了丝绸中精湛的工艺、秀美的图案,也一起跟蚕农感受了丰收带来的喜悦,深感新时代青年的幸运和使命光荣。也有同学表示,读懂了中华古诗词的浪漫,为这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更为真切地理解了文化自信的意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