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成才宝典 -> 正文

“两金三银” 纺织(丝绸)学院在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喜获佳绩!

发布日期:2024-05-21  来源:   点击量:

 5月19日,浙江省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圆满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入围省赛决赛的5个项目摘得2金3银,取得近年历史最佳成绩。

  据了解,第十四届“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决赛在温州大学开展,赛事自今年2月启动以来,全省共有105所高校35万师生参与,遴选推荐1936件作品入围省级复赛。经过复赛选拔,共有69所高校389件作品入围省级决赛。

  纺织(丝绸)学院高度重视“挑战杯”备赛工作,自大赛启动以来,学院立足一流学科建设使命,推进“学科竞赛登峰“计划。在学校领导,校团委和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学院为项目团队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通过“校外专家+校内导师”的“双师制”辅导模式,对项目进行全面培育和打磨,不断提升项目的软硬实力,最终入围决赛5项。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纺织(丝绸)学院优秀参赛团队项目吧!

金奖项目

光茂科技——应急预警发光显示纺织品的行业领跑者


所属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指导老师:

胡毅、侯霞、方平

团队成员:

张英、刘明宇、王珣、陈漪、祝浩敏、滕纬宇、林玉婷、申曜溪、龚盈珍、邢佳丽、马颖媛、赵智伟、许仕林、李德华、钱屠聪颖

项目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类灾害事故呈现出突发性强、经济损失大、人员伤亡多的特点,这对安全防护用智能纺织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特种功能纺织材料向更广的应用领域、更高的技术水平发展。

光茂科技团队研发的应急预警发光显示纺织品具有以下三点创新:

(1)以液态金属(EGaIn)替代传统易开裂银浆作为底电极,制备的电极具备良好的自愈合性,获得了柔性好、耐久性佳的自愈电极。(2)基于全喷涂法短流程制备交流电致发光器件,推动柔性交流电致发光纺织品的集成化、产业化。(3)基于染整学科特色构建交流电致发光器件多色彩新体系,解决色彩单一难题;可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实现丰富的色彩体验和美学效果。光茂科技-应急预警发光显示纺织品的行业领跑者。


锦礼——开启织锦面料活态赋能的新纪元


所属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指导老师:

周赳、方平

团队成员:

徐青、肖康情、金瑶瑶、周莹莹、康淑仪、重董家源、陆爽怿、汤宇、孙皓月余漪彬、闫瑾、朱佳佳、吕夏平、杨卓、李欣盈

项目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年轻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锦礼学生团队2021年成立以来,注册了锦公司,将丝绸织锦文化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立足专业,基于原创的发明专利技术,不断探索实践,开发了系列丝绸产品,为新时代丝绸织锦的活态化传承探索了一条创新之路,为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新范式。

银奖项目

芯科纤——高精度半导体纳米滤材领军者

所属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指导老师:

冯建永、侯霞、!钱建华

团队成员:

谢龙、王鑫柽、李梓铭、郑琪、周钰洋、陈梦怡、朱洁、梁子健、刘畅项目介绍:

本项目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半导体应用静电纺纳米纤维膜滤芯。产品主要应用于制造半导体芯片材料,晶圆的化学机械抛光过滤环节,对抛光液进行过滤。实现了工业化静电纺丝技术调控纤维以达到高通量,、低压差、高过滤效

率,解决"卡脖子"问题。项目利用纳米粒子共混技术提高过滤性能、、材料体系及纺丝工艺改善力学性能、接枝改性提高亲水性能,制出了强度高,耐久好,亲水性强的超细纳米纤维,对0.1、0.2、0.5μm颗粒过滤效率提升至99%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与行业龙头企业美国颇尔公司相比,芯科纤的产品具有过滤时间短、流速大、压差小、更高通量的性能优势。

宜纤科技——生物降解绿色医疗卫生纺织品的引领者

所属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指导老师:

朱斐超、于斌、侯霞

团队成员:

余海倩、何听俊、王金星、袁生潮、黄琦伟、肖蕾、王欣、宋佳燕、虔佳怡、张宇静、杨荔媛、王世豪、刘琳、任宇波、汪伦合项目介绍:

绿色低碳发展是当今时代纺织产业变革的方向。宜纤团队选用全球产能最大,应用最广的绿色原料--聚乳酸(PLA)。对调研所得“原料缺”"加工难质量差”三大技术痛点,针对性展开研发攻关,制得专用改性熔PLA原料不同纤度、结构和性能的国产PLA熔喷非织造材料,通过新型液态驻极技术获得应用于高端医疗卫生纺织品的关键核心材料--熔喷超细微纳纤维材料,项目的进行于生态环保方面,实现降能减排,助力高品质PLA材料国产化,提供双碳纺织新质生产力。在此过程中,科技赋能以带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社会效益显著。

未来团队也将持续投资,深耕技术研究、创新研发产品、扩大产业规模立志成为生物降解绿色医疗卫生纺织品的引领者

“送电侠”——高端PTFE微孔膜领航者

所属学院: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

指导老师:

李成才、于斌、侯霞、刘国金、钟齐

团队成员:

刘世雪、焦卓、刘劲扬、岑柳莎、黄彪、许丹、马万彬、蔡秀吟、朱登辉、徐同、陈凯丽、程吴阳、黄善聪、胡能、吴添元项目介绍:

本团队致力于PTFE微孔膜的研究,历时七年,通过不断改进技术参数优化PTFE膜性能,最终在实现厚度、孔径均勺性的同时突破了超亲水技术壁垒,成功开发出国内领先的亲水PTFE微孔膜,实现电池稳定持久放电。同时通过调节工艺参数制备不同的PTFE膜产品来应用于电池隔膜、工业精密过滤、高效空气过滤等不同场景,

项目团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SCI论文多篇,未来也将努力打破国际断,依托纺织-流A+学科优势,校企合作,来推动项目转化落地;朝着国防军事、新能源储能、工业精密过滤等领域迈进,构建PTFE微孔膜市场新格局。

  接下来,学院将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获奖团队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师生积极参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切实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助力学校创新创业教育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