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成才宝典 -> 正文

纺织强国 | 董春兴:2025产业协同共塑新质未来

发布日期:2025-03-28  来源:   点击量:

编者按: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纺织艺术如同一条璀璨的丝带,贯穿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浙江理工大学纺织(丝绸)学院,作为深耕纺织领域、传承丝绸文化的学术殿堂,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以匠心独运的技艺和前瞻性的科研视野,致力于编织未来的纺织梦想。值此之际,我们特别推出“纺织强国”系列主题专栏,旨在通过一系列行业专家讲述纺织故事,解读行业趋势,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深刻体会到纺织行业不仅是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更是科技创新与绿色发展的前沿阵地。

让我们一同踏上这场纺织之旅,见证传统与现代的交融,感受纤维之间的艺术与科学,共同书写纺织强国的辉煌篇章。期待“纺织强国”系列主题专栏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理论与实践、梦想与现实的桥梁,激发更多人对纺织行业的热爱与追求,携手共创纺织事业的美好未来。

————

在纺织行业的广阔版图中,麻纺织行业以其独特的材质特性和深厚的发展潜力,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就是这么一个小而美、专而精的行业,2024年却经历了极为不平凡的一年。

2024年,麻纺行业宛如坐过山车,原料市场经历了巨幅震荡,可谓冰火两重天。”近日,中国麻纺织行业协会会长董春兴在接受《中国纺织》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麻纺行业体量不大,但经济效益指标增幅在全行业中却处于领先地位。”

图片

谈及2025年行业发展,董春兴表示,麻纺行业在注重产业安全与稳步发展的同时,更要加大产品开发和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工艺水平,丰富麻纱线、面料品种,释放内生动力,引领新消费。同时,还要加大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创新,加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品牌化转型。



麻纺行业跌宕起伏


亚麻:辉煌与困境并存

“作为麻纺行业的龙头老大,亚麻产业规模占据麻纺行业70%以上,其原料95%依赖进口,全球约70%的亚麻纤维在中国加工。”董春兴介绍,因气候因素,2023年欧洲亚麻大幅减产50%,从2023年起原料价格大幅上涨。但在2024年,欧洲、埃及及国内亚麻均扩大种植面积,预计欧洲亚麻产量达30万吨,埃及产量5万吨,迎来历史丰收年。”20247月底,随着亚麻的大丰收,原料市场价格开始松动,8月后纱价先行下跌,10月欧洲亚麻原料价格崩盘,跌幅超过60%……原料市场的大震荡,给亚麻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

以法国打成麻24支为例,原料价格从8.5欧元跌破至3.5欧元,24支亚麻纱从14.5万降至7万多,亚麻成品布每米跌幅超15元。

“价格暴跌致使企业损失惨重,少则5000万,多则5亿元,负债率高的企业更是举步维艰,行业面临重新洗牌。”董春兴表示,当前,行业发展更希望保持市场的稳定性。希望原料商稳住价格的同时,纺纱企业也要保持足够的清醒,维护市场稳定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在进出口方面,近年来,亚麻长麻进口量相对平稳,大约每年在12-14万吨左右,短麻进口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面料出口方面,混纺产品出口逐步与纯麻面料拉大了距离。




大麻:随波逐流显“无奈”

“纤维用大麻主要在黑龙江种植,目前国外也在积极开发。经过2019年‘麻疯病’后,虽然大麻产品知名度虽有所提高,但份额依旧很小,市场随亚麻波动。”董春兴介绍,受亚麻原料短缺影响,2023年亚麻纺纱企业采购大麻原料作为补充,导致大麻原料价格翻倍暴涨。2024年,随着亚麻市场剧烈波动,大麻市场同样陷入困境,高台跳水式的价格下滑,让相关企业损失惨重。




苎麻:触底反弹的惊喜

苎麻,又称“中国草”,主要在中国种植和加工。“受品种、价格、农业机械化、脱胶等因素制约,产业规模曾一度下降。但在2024年,市场迎来转机,产品供不应求,产业规模略有增加。”董春兴介绍,市场的变化使得苎麻企业在这一年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成为麻纺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亮点。




黄麻:产业规模空间有限



“近年来,黄麻在国内的种植面积逐步减少,原料依赖进口,其中70%以上从世界第二大产麻国孟加拉进口。由于设备落后、生产条件差,原料受限,国内黄麻生产企业逐步减少,部分企业甚至转移至孟加拉国。”董春兴表示,这一曾经在麻纺行业占据一定地位的产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24年,行业发展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帮助企业提振信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麻纺协会不仅第一时间针对市场波动情况,深入企业调研,全面摸清一手市场行情,为企业决策提供有力支持,还每月定期为企业提供进出口信息,及时传递欧洲原料相关信息,帮助企业把握市场动态。并发布了《2023年度大麻纺织绿色发展报告》,为大麻纺织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其中,大竹苎麻产业创新发展大会的召开,有力促进了苎麻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创新发展。此外,还充分利用协会平台“麻印象”等微信公众号,不断提升了麻纺行业的整体知名度和影响力;做好展会服务工作,形成了展区聚集效应。


多元创新助力行业新质发展


2025年,麻纺行业在经历了原料市场的大震荡后,国内消费市场将迎来新的增长点。相信,在国家一系列稳健政策的推动和实施下,麻纺行业有望在市场复苏、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迎来更加稳健、可持续的发展。”董春兴介绍,2025年,麻纺行业要以新质生产力为引领,在着力保障麻类原料有效供给,破解麻纺织加工装备滞后“瓶颈”的同时,要不断强化科技、时尚、绿色、健康新定位,加快转型升级。



2025年,麻纺协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党建与内部建设强化。党建工作始终是协会发展的核心引领。2025年,麻烦协会将进一步深化党建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增强会员企业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持续抓好内部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业务水平,确保协会各项工作高效、精准开展,以更好的服务质量回馈企业。



行业交流与规划推进。2025年,麻纺协会将开好理事会和换届大会,汇聚行业内专家、企业家等各方智慧,为行业发展出谋划策。同时,重点做好“十五五”行业发展指导意见的编制工作。深入调研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制定出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规划,引导企业在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市场拓展等方面实现突破。



展会与市场拓展。2025年,麻纺协会将全力办好面料展,将其打造成展示麻纺行业最新产品、技术和创新成果的顶级平台。通过展会促进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同时,还要加大市场宣传推广力度,综合运用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如社交媒体、行业展会、专题研讨会等,提高麻纺织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培养消费者对麻类产品的认知和喜爱,拓展市场需求。



行业调研与服务优化。持续做好行业调研工作,组织专业团队深入企业、市场一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痛点、难点问题,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和市场需求变化,为协会制定政策和服务企业提供依据。



2025年,麻纺协会还将进一步加强行业服务和信息服务工作,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包括政策咨询、技术支持、市场信息共享等,助力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健康发展。



国际交流合作深化。积极参加欧洲亚麻协会组办的亚麻大会,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了解国际市场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提升我国麻纺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加强国际合作,融入全球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