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党建思政 -> 正文

初心不负,遍寻前路 ——在传承丝绸文化路上砥砺前行

发布日期:2020-10-27  来源:   点击量:

祝成炎教授,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党委书记,从事丝绸研究与发展30余年,坚守丝绸文化传承初心,致力纺织技艺创新发展,以初心为经,使命为纬,创新织就了一份东方丝绸文化初心与故事的绚丽织锦。


以教育为基石,培养人才

他以高校为平台,将传承和弘扬“丝绸纺织”科技文化视为己任,扎实推进丝绸纺织技艺的创新研究与人才培养,主持《特种桑蚕丝及混纺织物关键技术研究和提花产品开发》获2017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曾获“省高校教学名师”、“省师德师风先进个人”等称号。在他的多方努力与呼吁下,2017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恢复丝绸设计与工程专业招生培养。

以创新为动力,提升竞争力

他持续开展非遗研修研培,打造提升传承创新能力基地,推进织锦非遗项目的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丝绸文化扶贫落地。他承办国家文旅部、教育部、人社部“中国非物质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织锦技艺传承及创意设计研修班”共6期,培训知名织锦技艺传承人120余名。研修班的成功举办有助于提升我校学科与专业建设水平,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文化传承和创新能力。

技艺扶贫,在利用中保护

他积极拓展地方织锦技艺资源,开展技艺扶贫,举办了面向贵州省黔南州贫困地区的整建制“黔南州纺织特色非遗研修班”。2018年他两次带领学院师生党员赴黔南州集中开展非遗调研,并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三服务”提升我省扶贫对接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水平。

推进国际交流,传播丝绸文明

他致力推进东方丝绸文明的国际传播与交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柬埔寨、蒙古、印度、泰 国、缅甸、孟加拉、埃及、毛里求斯、加纳、苏丹、乌兹别克斯坦共11个国家培训纺织从业人员35名;受邀赴孟加拉、越南和柬埔寨等国开展丝绸文化技术指导、专题报告和产业调研,促进丝绸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

在丝绸研究与发展的道路上,他矢志不渝、不忘初心,坚守岗位数十载,他是丝绸研究的坚守者,也是“不忘初心”的最好诠释者。

IMG_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