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火热开展之时,为进一步引导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深入“学悟党史”,在深化校企技术交流合作时凝聚更强的战斗力和向心力。近期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各教工党支部依托专业特点,以加深校企合作的形式开展“学悟党史”系列活动,不断丰富学院“红丝享”党建品牌活动的内涵。
为加强校企合作,将学院教工支部学习领悟《习近平在浙江》引向深入,在社会实践与服务地方企业上检验“学悟党史”的实际成果。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轻化工程系教工支部与传化化学集团营销第三党支部在“纺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研究院” 第三期合作课题开题之际,举行支部结对的党建牵手仪式,将双方的合作广度和深度推向更高水平。校企两方支部书记就课题研究、参访学习、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合作进行了细致的探讨和深入的交流。轻化工程系教工支部书记胡毅针对传化积极响应国家强化科技创新体系构建能力的号召、促成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强化基层党支部建设所做的努力表达赞赏和感谢。传化化学集团营销第三党支部书记金泽表示企业十分重视产学研合作的优良传统,希望能通过此次双方党支部的牵手共建,将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旗帜作用在双方的课题合作中淋漓尽致得展现出来,为技术与市场的深度融合创建更广阔的平台。在党建牵手签约仪式之后,传化化学集团课题负责人与学院教师针对课题合作中所提到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并结合染厂实例剖析实践应用的便捷性。在互换意见的过程中,双方进一步明晰了课题的研究思路、明确了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为课题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今后双方支部会进一步加强互访交流,增加合作维度,为之后开展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做好积累。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党委积极落实学校“百个支部进百企”号召,曾被评为全国样板党支部且成立已有二十周年的纺织工程教工党支部与象山县研究院一同建设了宁波市针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围绕针织产品的全流程,将针织面料及新产品开发、新材料应用、新型染整技术、服装设计和加工技术、服装加工技术方向中优秀教授和行业专家16人与象山企业进行对接,通过讲课、专题活动等形式,逐步建立起项目合作和技术咨询专家团,并促成相关的技术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及检测服务1000多批,大大提高了象山针织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关合作企业实现了销售收入翻番、织造加工效率提升了35%、产品品质明显改善。在宁波兄弟服饰有限公司与宁波海润制衣有限公司分别建立了大学生实践基地、在宁波马菲羊服饰有限公司建立了研究生实习基地、在宁波森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建立了专家工作站,申报了省级博士后工作站。这些工作的开展有效地改善了象山针织企业的科技研发氛围与环境,显著提升了象山针织企业的科技研发水平与能力。并积极打造多个公共服务平台,为象山针织产业的发展提供集中优势,并形成示范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