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史学习教育火热之时,为进一步引导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际丝绸学院)广大师生把学好党史与履好主责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落实平安校园建设要求,打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学院党委和纪委于近日专门下发工作方案,指定“三张清单”,持续推进“学党史、铸平安、促发展”专项活动,开启六位一体的“平安纺织”建设。
检查不留死角,打造“平安实验室”。学院开展了对于实验室的专项检查工作,从药剂瓶、热仪器、电开关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小问题着手,进行全方位、无死角的百分百覆盖巡查,期间有效发挥教职工党员和红心实验室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白天认人头、晚上点灯头,把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贯穿于安全巡查、制度检查、重点督查的全过程之中,有效杜绝隐患20多处。
强化自查自纠,打造“平安办公室”。学院针对办公室存在的用水用电情况进行仔细检查,杜绝违规用电、浪费用水的不良风气,教职工党员对学院各办公室的人员值班制度、办公室物品管理制度进行了查阅及修订,对长期未用或是已到报废年限的办公器材进行查修,强化办公室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做到物资收支平衡。
重视防微杜渐,打造“平安寝室”。学院紧抓生活德育环境建设,通过辅导员、班主任走寝宣讲的方式,将防范电信诈骗、注重寝室用电安全等提醒事项以及身边案例一一告知学生,并及时收集学生诉求进行反馈。发挥寝室长和学生干部的作用,积极在寝室营造“学悟党史”的热烈氛围,展现青年学子红色向党之情。
净化育人环境,打造“平安教材”。学院注重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各系系主任、专业课教师以及教工党支部书记针对授课教材的出版社、内容进行统一的查验,并深入学生了解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教材使用中所存在的问题,助力打造更加纯净的育人环境,在专业课学习中融入“学悟党史”的红色元素。
规范信息发布,打造“平安网络”。学院配合学校针对院级新媒体平台开展清单式整理,对停止运营、运营主体变更、运营内容变化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及时清理与整治,进一步明确并规范信息发布流程。定期组织信息员关注网络舆论信息,及时掐灭不实言论的传播渠道,并在院级两级平台上刊登平安校园、平安学院建设的举措内容。
关注出行动态,打造“平安出行”。针对五一假期等外出高峰时间点,学院开展健康出行、安全出行的宣传活动,发挥工会、党组织、团组织,特别是党员志愿者的作用。开展主题班会、进行推送宣传,提醒师生看好钱袋子、收拾好屋子、选好车子,告知师生在出行时要保障自身安全,仍应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措施。打造身心健康的“平安出行”。
